为了回应北约近期启动的“东方哨兵”行动,俄罗斯空天军三架米格-31战斗机在飞往加里宁格勒过程中,突然转向直扑爱沙尼亚这个死心塌地跟北约混的北约成员国,尽管俄军的此次行动只是试图性的,但也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等所谓的波罗的海三国乃至整个北约欧洲国家吓得够呛!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20日电,欧盟多名高级官员9月19日称,俄罗斯军机当天进入爱沙尼亚领空的行为“极其危险”和“不可接受”,北约表示已派出战机拦截。与此同时,北约发言人哈特在社媒发文说,北约方面已紧急出动战机拦截进入爱沙尼亚领空的俄罗斯战机。
当天上午10时17分,爱沙尼亚空军雷达站在纳尔瓦附近发现三个高速目标正以2800公里时速逼近。部署在阿马里空军基地的德国空军"台风"战机立即升空,但米格-31机群在距海岸线80公里处突然开启加力燃烧室融金牛,速度瞬间突破2.8马赫。北约联合空中作战中心的作战记录显示,拦截编队曾尝试以雷达锁定目标,但因目标速度超过导弹导引头最大跟踪能力而失败。俄罗斯国防部事后公布的飞行轨迹图显示,三架米格-31在爱沙尼亚领空内持续飞行了11分钟,期间完成对纳尔瓦、塔林等战略要地的模拟攻击航线。
展开剩余50%有关军事专家指出,此次事件中米格-31BM战斗机展现了四项关键战术优势,首先其配备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理论上可在北约防空圈外发起打击。第二,新型D-30F6M发动机赋予其3.09马赫的极速飞行能力。第三,N007M"掩体"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达高达400公里以上。第四,机组编队采用"蛇形跃升"战术,在2万米至3万米空域间反复变轨。这些技术特性使得北约现役的F-16多用途战斗机和"台风"等四代机在拦截时陷入"追不上、锁不住、打不着"的多种困境。
北约12架次战机拦截无效,也暴露出北约东翼三大致命缺陷,首先是预警体系存在4-7分钟盲区。爱沙尼亚部署的AN/FPS-117雷达对超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仅450公里,当发现米格-31时,拦截窗口已不足90秒。其次是拦截兵力严重不足,目前波罗的海空中警备任务由德国、英国轮流承担,常备兵力仅4架战机,从警报响起到首批战机抵达拦截位置平均需要22分钟。更关键的是,北约现役AIM-120导弹对3马赫目标的命中率不足30%。而这也是北约组织对此次事件惊慌失措、如临大敌、并导致爱沙尼亚不得不全境拉响防空警报的主要原因之一。
聚峰评论2025.09.20日融金牛
发布于:山东省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